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科普文章 > 精神科 > 双相情感障碍 >

双相情感障碍女子求子十年:精神疾病患者怀孕,真的这么难吗?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字号:AAA

  近日,某新闻报道,陕西西安的马女士(化名)终于迎来好消息 —— 她的试管婴儿准备工作正在顺利推进。可谁能想到,因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,这十年里她一直陷在两难里:想做试管婴儿,却被 “需停药” 的要求难住;不停药,又怕影响孩子。

  其实,像马女士这样的人不少,很多患精神疾病的女性,都在 “当妈妈” 的愿望前,纠结着同一个问题:要孩子健康,还是要自己精神稳定?

  怀孕难在哪?先看清 3 个关键影响因素

  很多人觉得 “精神疾病患者肯定难怀孕”,但真相没这么简单。从生理上来说,大多数精神疾病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不孕,真正让人犯难的,是这三个 “拦路虎”:

  比如双相情感障碍患者,抑郁的时候可能没心思照顾自己,连性欲都会减退;躁狂的时候又容易冲动,可能有不安全的性行为。更麻烦的是长期吃的药,可能会悄悄影响内分泌 —— 这些加起来,才让怀孕的路变难走。但最核心的挑战,其实是 “治疗” 和 “怀孕” 怎么平衡:想怀孕,怕药伤孩子;想停药,又怕自己病情复发。

  孕期突然停药更危险?数据告诉你真相

  “停药才能怀孕”,其实是大家对 “精神科药致畸” 的过度担心。现在精神医学早有新观点:突然停药的风险,比规范吃药大多了!

  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来说,孕期突然停药,情绪复发的概率会飙升。要是抑郁发作,可能吃不下饭、照顾不好自己,严重的还会有自杀念头;要是躁狂发作,可能乱花钱、不睡觉,甚至做出冲动行为 —— 这些对肚子里的孩子,可比规范吃药危险多了。有研究显示,双相患者孕期停药后,复发率超 70%,而坚持规范治疗的人,复发率只有 30% 左右。

  孕期用药≠伤胎儿?关键在 “医生联手调药”

  那到底该怎么平衡 “护孩子” 和 “稳病情”?答案只有一个:别自己做决定,一定要让精神科医生和产科医生一起商量。

  我院精神科谢帆主任有 20 余年精神疾病诊疗与孕期管理经验,她对此有更直观的临床感受:“很多患者一来就陷入‘非此即彼’的焦虑,觉得要么冒险停药、要么彻底放弃当妈妈,但其实临床中我们通过精细管理,能帮大部分人找到平衡。”

  谢主任分享,她接诊过不少双相情感障碍、抑郁症患者,有的刚就诊时因为担心药物影响,偷偷停药导致病情复发,不仅没怀上孩子,还得重新调整治疗;还有的患者坚持规范治疗,在精神科和产科医生联手评估后,把药物换成孕期相对安全的类型,再用最低有效剂量维持,在她看来,关键是患者别自行决定用药或停药。

  “我的很多患者一开始都没信心,但跟着我们的方案一步步来,最后都成功当上了妈妈。只要科学干预,精神疾病患者的生育梦不是遥不可及。”

  从备孕到产后: 3 步管理方案

  想怀孕的精神疾病患者,其实有一套 “全程攻略”,关键在提前准备、全程跟进:

  备孕时:先找精神科医生和产科医生聊透,评估自己的病情稳不稳定,要不要调药,等状态最好的时候再怀孕;

  孕期里:定期去复查,精神科医生 1-2 个月看一次,产科按常规做产检,一旦情绪有变化或吃药不舒服,马上调整方案;

  生完后:产后是病情复发的高危期,要提前计划好 —— 比如要不要调药量、要不要家人帮忙带孩子、要不要多找心理支持,这些都能帮着平稳过渡。

  另外要注意,除了医学上的管理,身边人的支持也很重要。家人得先懂这个病,别觉得 “吃药就是对孩子不负责”,要知道,妈妈精神稳定,才是对母婴都好的事,生活上也要多照顾患者,减轻患者的体力负担,当患者因病情反复或胎儿健康焦虑时,耐心倾听她的担忧,不要指责或说教,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。

  不必 “二选一”:科学管理,能圆生育梦

  对于有相似经历的女性,请相信:在科学的指导下,平衡疾病治疗与生育需求是完全可能的。

  关键是别再纠结 “要么停药要么不怀孕”,而是相信专业医生,做好精细管理。不用在 “完全健康” 和 “当妈妈” 之间做残酷选择 —— 只要科学规划,也能一步步靠近自己的 “妈妈梦”。那条曾经看起来很窄的路,其实正在慢慢变宽。

JXR 2025 10.15

网站首页 预约挂号 科普文章 就诊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