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科普文章 > 精神科 > 应激障碍 >

地震后总做噩梦、容易被吓到?这些不是“胆小”,可能是创伤后的正常反应

发布时间:2025-05-16字号:AAA

  经历过地震的人,常常在灾难结束后仍被恐惧笼罩:深夜突然被噩梦惊醒,梦中不断重现地动山摇的场景;听到车辆轰鸣或物品掉落的声音,就忍不住浑身发抖。这些表现并非 “胆小” 或 “矫情”,而是人体面对创伤后的正常应激反应。

  噩梦与闪回:挥之不去的创伤印记

  地震带来的强烈冲击,会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烙印。许多幸存者表示,即便远离地震区域,依然会在梦中回到废墟之中,甚至在清醒时突然 “闪回” 灾难画面,仿佛再次置身于生死边缘。这种不受控制的记忆重现,是大脑试图处理创伤信息的表现,但过度的回忆反而加重了心理负担。

  高度警觉:时刻紧绷的神经之弦

  从地震中死里逃生后,人们的神经系统会进入 “防御模式”。轻微的震动、嘈杂的声响,甚至他人突然的触碰,都可能引发强烈的惊吓反应。就像惊弓之鸟,他们时刻保持警惕,生怕再次遭遇危险。这种过度警觉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,却也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。

  情感麻木:自我保护的 “心理屏障”

  部分人在地震后会变得冷漠、疏离,对曾经热爱的事物失去兴趣。这并非他们性格改变,而是大脑启动的自我保护机制。通过封闭情感,避免再次感受创伤带来的痛苦。然而,这种情感麻木如果持续过久,会逐渐拉开与亲人朋友的距离,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。

  经历重大创伤后出现这些反应,是人体正常的心理调适过程。但如果症状持续数月不缓解,严重影响生活,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。记住,直面创伤、接受脆弱,才能真正走出阴影。

  *声明:登载此文出于传递健康科普信息,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,且不提供诊疗建议;文中如有医疗内容,均是仅供参考的健康科普,请勿类推,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,敬请了解;本文所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
  JXR 2025 5.16

网站首页 预约挂号 科普文章 就诊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