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总有人骂我、监视我”:精神分裂症的幻听,真的能消除吗?​

  “房间里明明只有我,却总听见有人骂我‘没用’;走路时总觉得背后有人盯着,还能听见议论我的声音 —— 我知道可能是假的,但这些声音太真实,根本躲不开。”

  这是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面对 “幻听” 的真实感受。大众常觉得幻听 “治不好、甩不掉”,但事实是:通过科学干预,它不仅能被控制,不少患者还能完全摆脱。

  精神分裂症的幻听,不是 “装出来的”

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听,不是 “胡思乱想” 或 “装病”,而是大脑神经功能异常的病理现象。这类幻听多为 “言语性幻听”:声音清晰,常是指责、辱骂(如 “你活着没意义”)或命令(如 “别吃饭”),内容负面且有攻击性。

  更折磨人的是,幻听会 “融入” 生活 —— 把冰箱声当成 “监视声”,把邻居关门声当成 “针对信号”,让患者难分真实与虚幻,甚至因恐惧跟着幻听指令行动。有人问 “为啥不‘不听’?” 其实患者做不到:幻听时大脑听觉中枢和真实听声时一样活跃,就像没法 “关掉” 汽车鸣笛,他们也没法主观屏蔽幻听。

  精神分裂症的幻听,有办法消除吗?

  答案是有,核心在 “规范干预”。目前医学已有成熟治疗体系,围绕 “控症状、防复发、复功能” 展开,主要有三类方法:

  1. 药物治疗:控制幻听的 “基础”

  抗精神病药物是核心,能调节大脑异常神经递质(如多巴胺、5 - 羟色胺),减少幻听频率、强度,甚至让其消失。

  很多人担心 “吃药变傻”,其实,医生会按年龄、身体状况调剂量,降低药物副作用,而且,在治疗中加入中医疗法,也会减轻副作用。所以,务必遵医嘱服药,千万别因 “幻听消失” 自行停药,否则复发率极高,且再次发作可能更严重。

  2. 心理干预:帮患者 “应对幻听”

  药物控住幻听后,患者常怕 “复发” 或不知如何面对残留幻听,这时心理干预很关键,常用 “认知行为疗法(CBTp)”。

  识别幻听:记录 “听声的时间、场景、内容”,发现 “幻听多在疲劳时出现”,学会区分真实与虚幻;

  应对技巧:幻听出现时,转移注意力(听轻音乐、做家务)或理性反驳(“这是幻听,会过去”);

  缓解焦虑:通过深呼吸、冥想减轻紧张,避免情绪波动加重幻听。

  家属也需多倾听,别说 “你别瞎想”,而是 “我知道你难受,咱们一起找医生”,帮患者建立信心。

  3. 生活方式:为治疗 “打配合”

  别熬夜:睡眠不足打乱神经递质,可能诱发幻听,每天保证 7-8 小时睡眠;

  远离刺激:少喝浓茶、咖啡、酒精,避免兴奋神经、加重焦虑;

  适度社交:别长期独处,和家人散步、参加病友小组,减少自我怀疑,增强生活掌控感。

  别等 “熬不住” 才就医:早干预效果更好

  很多患者因“怕被说精神病”“觉得幻听会自己消失” 拖延就医,错过最佳时机 —— 幻听持续越久,对大脑功能影响越大,治疗越难。

  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就医:

  反复听“不存在的声音”,内容负面且影响情绪;

  因幻听出现异常行为(自言自语、闭门不出、怕出门);

  知道是幻听却无法控制,甚至怀疑“有人针对我”。

  医生会通过病史询问、精神检查、量表评估,制定个性化方案。记住:幻听不是“不治之症”,更不是 “羞耻”—— 像感冒要吃药、高血压要控压一样,它也需科学治疗,早干预早摆脱 “声音折磨”。

JXR 2025 10.13

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健康信息
网站首页 预约挂号 科普文章 就诊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