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郁症最怕的几件小事!越是反着干,好得越快

  越是对着干,它越容易走!

  在心理学的语境中,抑郁症常常被形象地比喻为一只“黑狗”。

  这只黑狗,暗沉、沉重、压迫感十足,它潜伏在每个人心中,在某些时刻突然袭来,不仅偷走快乐,还会带给人深深的孤独感、无力感和绝望感。

  许多患者和家属习惯于“对抗”,结果却越斗越累。

  事实上,许多人误解了抑郁症的本质,也误解了如何与这只“黑狗”和平共处。

  王奎星主任表示:与其硬碰硬,不如换个思路,应对抑郁需要一些逆向思维,它期待你做的,恰恰是你需要打破的。

  抑郁症“讨厌”规律的生活作息

  当抑郁症来袭时,患者常常出现睡眠颠倒的情况——白天昏昏欲睡,夜间却难以入眠。这种紊乱的作息恰恰是抑郁症最喜欢的“温床”。

  逆向思维:

  设定固定起床时间,即使昨晚没睡好。

  白天尽量接触自然光照,调节生物钟。

  晚上9点后避免使用电子设备。

  睡前尝试冥想或放松练习。

  小改变大不同:先从固定起床时间开始,哪怕只是每周提前15分钟,也能逐步重置你的生物钟。

  抑郁症“讨厌”身体活动

  抑郁症会让你感到极度疲劳,连最简单的活动都显得困难。它希望你整天躺着不动,这样它就能更牢固地控制你。

  逆向思维:

  每天只要求自己活动5分钟。

  选择简单易行的活动,如散步、伸展。

  不必追求强度,重在持续。

  可以找人一起活动,增加坚持动力。

  科学依据:研究表明,适量运动能促进大脑中内啡肽的分泌,这种化学物质能自然改善情绪。

  抑郁症“讨厌”社会连接

  孤立和孤独是抑郁症的“养料”。它会让你觉得没有人理解你,让你想要躲开所有人。

  逆向思维:

  每三天至少与一个人进行简短交流。

  参加支持小组,与有相似经历的人连接。

  不必强求自己“社交”,只需保持基本联系。

  甚至可以与宠物互动,这也是种连接。

  记住:不需要完美社交,只需打破完全孤立的状态。

  抑郁症“讨厌”营养均衡的饮食

  抑郁症常常会导致食欲改变——要么不想吃,要么暴饮暴食。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加剧症状。

  逆向思维:

  保证规律进餐,哪怕量少些。

  增加富含Omega-3脂肪酸的食物。

  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B族。

  减少高糖加工食品的摄入。

  温馨提示:不必追求完美饮食,小的改进也有积极影响。

  抑郁症“讨厌”专业帮助

  抑郁症会告诉你“治疗没用”、“没人能帮你”,这是它自保的方式。

  逆向思维:

  寻求精神科医生的专业评估。

  考虑心理咨询或治疗。

  如需药物,遵医嘱服用。

  给治疗足够的时间起效。

  重要提示:寻求帮助不是软弱的表现,而是智慧的选择。

  小小的“对着干”,大大的改变

  与抑郁症相处不是一场需要速赢的战争,而是通过微小但持续的反向操作,逐步削弱抑郁症的影响力。

  “与抑郁症相处需要的不是战胜,而是学习如何与之周旋。”北京军颐中医医院主任王奎星指出:“了解其『厌恶』之事,并有针对性地反向操作,实际上是在重新训练我们的大脑,逐步恢复对生活的掌控感。“

  值得注意的是,这种方法并非替代专业治疗,而是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中度以上抑郁症患者仍需寻求专业帮助,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。

JXR 2025 9.05

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健康信息
网站首页 预约挂号 科普文章 就诊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