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新生命的降临都承载着家庭的期盼,而孩子的出生过程,从顺产到剖宫产,从顺利降生到经历波折,看似只是生命起点的不同路径,却可能在无形中影响着大脑的发育。
近年来,医学研究发现,部分儿童癫痫的发生与出生方式存在一定关联。这并非说某种出生方式一定会导致癫痫,而是提醒家长,需关注出生过程中可能对大脑造成的潜在影响,警惕癫痫风险,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牢防线。
出生方式如何埋下癫痫隐患?
大脑发育在出生前后极为脆弱,外界刺激易干扰其进程。顺产时,胎儿经产道适度挤压是 “良性刺激”,能促进脑部循环与呼吸成熟;但若出现难产、产程过长或缺氧,会导致脑细胞因缺血缺氧受损,破坏神经元正常功能。
剖宫产虽能解决紧急情况,但胎儿未经产道挤压可能影响肺部液体排出,手术中麻醉不当、器械操作失误等也可能间接损伤大脑。此外,早产、低体重出生的孩子,因脑部发育未成熟,对外界适应力弱,更易受损伤,增加神经元异常放电风险,为癫痫埋下隐患。
这些损伤会打乱神经元连接与信号传递,导致脑部电活动紊乱,当紊乱达到一定程度,就可能引发癫痫 —— 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,造成短暂脑功能障碍。
儿童癫痫多在何时发病?
大脑发育在出生前后极为脆弱,外界刺激易
儿童癫痫的发病时间并不固定,但与出生方式相关的癫痫,多在婴幼儿期至学龄前期显现。部分孩子可能在出生后几个月就出现症状,而有些则可能在 2-6 岁时才被发现。这是因为随着孩子的成长,大脑功能逐渐活跃,受损的神经元在某些诱因下(如发热、疲劳、情绪波动等)更容易出现异常放电。
警惕儿童癫痫的五大信号
想要尽早发现儿童癫痫,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日常表现,尤其是有特殊出生经历的孩子,若出现以下信号,应及时就医排查:
一是意识突然短暂丧失,如玩耍时突然停下动作,眼神空洞,几秒后恢复正常,对刚才的情况毫无记忆;
二是肢体出现不自主的、反复的抽搐,可能是局部肢体抽动,也可能是全身抽动;三是无明显原因的突然跌倒,且跌倒前没有奔跑、碰撞等诱因;
四是频繁出现点头、摇头、眨眼等无法自控的小动作,且这些动作有一定的规律性;
五是睡眠中出现异常表现,如突然惊醒、四肢乱蹬、呼吸急促,且难以安抚。
当孩子出现这些信号时,家长切勿抱有 “再等等看” 的心态,及时带孩子到专业医院进行脑电图、脑部影像学等检查,才能尽早明确诊断。
忽视癫痫的终身危害
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,大脑的可塑性虽强,但癫痫的反复发作对孩子的危害不容小觑。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,频繁的癫痫发作会进一步损伤大脑神经元,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,导致学习能力下降、记忆力减退。
同时,癫痫发作时孩子可能处于危险环境中,如攀爬时突然发作导致跌落,进食时发作引发呛咳甚至窒息,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。此外,长期受疾病困扰,孩子可能会产生自卑、焦虑等心理问题,不愿与人交流,影响社交能力的发展,对其一生的生活质量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。更重要的是,癫痫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,可能演变为难治性癫痫,增加治疗难度,让孩子和家庭承受更大的身心压力和经济负担。
孩子确诊癫痫后,家长该如何应对?
一旦孩子被确诊为癫痫,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,避免过度焦虑。癫痫并非不治之症,通过规范治疗,大部分孩子的病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。
家长应带孩子到专业医院神经内科就诊,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。目前,药物治疗是儿童癫痫的主要方式,家长要严格按照医嘱给孩子服药,切勿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,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,定期带孩子复查。
在日常生活中,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、平和的成长环境,避免孩子过度疲劳、情绪激动,减少癫痫发作的诱因。同时,要学习癫痫发作时的急救知识,如发作时让孩子侧卧,保持呼吸道通畅,避免强行按压肢体等,确保孩子的安全。此外,家长要多给予孩子鼓励和陪伴,帮助孩子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,让孩子明白癫痫只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,并不会影响他们拥有精彩的人生。
JXR 2025 8.25